华龙。com 1月23日14: 16,这个季节最好吃!你吃过吗?在南方是很常见的食物。有“水中人参”的美誉,被誉为“鸡头饭”。这是芡实。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实的种子。新鲜的芡实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是一种有营养的东西。
芡实是一种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五六月开紫色花。它开花的时候,在阳光下结出一个芽,花在芽的上面。剥皮后,上面覆盖着软肉,壳内有白米,形似鱼眼。7、8月成熟,9月结果。这种水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芡实。芡实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1、延长寿命
芡实早在古医书第30《神农本草经》号中就有提及,具有补中、消暑、益气、强志的功效,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佳品。
2.营养价值高。
芡实含有大量对我们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铁、钙、维生素B、维生素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而芡实很容易促进我们身体的消化吸收。而且将芡实磨成粉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补充有益的营养物质,芡实粉比芡实粉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3、芡实是很好的除湿产品,适合秋季。
芡实味甘涩,性平。中医养生认为,芡实可以抗衰老延年益寿,补中益气,健脾止泻,补肾填精,祛湿。
湿热天气容易损伤脾胃功能。脾为湿所困,失其功能。轻者出现食欲不振、食欲不振等症状,重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疾病。
中医杨健也认为,秋季比较干燥,芡实能润泽而不寒,所以特别适合秋季食用。
美味除湿——申思豆浆
在这种湿热的天气里,如果脾胃不舒服,可以尝试一种减肥食品,申思豆浆。
材料:
芡实——收敛滋补,能抗衰老,延年益寿,对脾胃最有益。
山药。-益脾生津,对人体免疫和呼吸系统有帮助,能增加活力。
莲子——养心健脾,保护肠胃,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抗衰老的功效。
茯苓——健脾祛湿,能促进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经常食用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练习:
这种豆浆的做法很简单,就像我们平时做的“五谷豆浆”一样。以上四种成分各加少许即可,以豆浆的基本口感为标准,没有太严格的量化。制作后加入适量冰糖,溶解后饮用。
芡实莲子双胞胎
芡实实际上是莲子的双胞胎,莲子是另一种水生食物。
相同点:
第一,植物形状相似,祖先相同,起源于睡莲科。
两味相近,甘、涩,但性平,同属于脾、肾经。甘能补脾,涩能固肾,并能止泻、止带、固精。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脾肾两虚带下、肾虚尿频、遗精、遗精、小便不利。
三者目的相同,两者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都可以作为食物,经常组合使用可以增强疗效。
差异:
莲子健脾作用强于芡实,故有“脾果”之称。还能入心经,补心安神,治心虚失眠,但其性平和。
芡实的除湿能力比莲子强,能治脾肾气虚,利水。常用于治疗水邪过盛引起的水肿,但作用温和。
怎么吃
1.薏苡仁、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
2.山药去皮,切成薄片,用淡盐水浸泡。
3.将泡好的薏米和芡实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30分钟左右。
4.倒入切片山药,继续煮20分钟。
芡实芋头锅
材料:芡实(一袋)、芋头(二两)、香菇(三个)。
练习:
1.将芡实倒入碗中,用清水洗两遍,放入锅中,煮十分钟,沥干水分备用。
2.芋头和蘑菇切丁。
3.将玉米油倒入锅中。当油烧至七成热时,加入姜末和蒜粉,炒香。
4.然后加入芋头丁,翻炒一分钟左右,再加入芡实和香菇,加盐,翻炒均匀,再加入少量水,盖上锅盖,中火煨5-10分钟,至芋头变软。
5.最后,在锅中加入胡椒粉和葱花。
芡实桂花汤丸
材料:桂花干5克,鲜鸡头米250克,糯米粉150克,甜面酱100克,冰糖适量。
练习:
1.将糯米粉放入容器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适量热水,使糯米粉变成柔软的面团。
2.将糯米面团分成小份,每份10克,在每个小面团中间压一个深坑,填满甜面酱,然后封口。
3.砂锅内放入1500ml水,放入新鲜鸡头米和桂花干,大火烧开,然后放入汤球煮至汤球浮起微微膨胀,再放入冰糖。
白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和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脾虚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泻、便秘、水滞小便不利、水肿、痰饮头晕、风寒湿痹、身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茯苓具有利尿除湿、健脾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痰饮头晕、疲劳、脾虚、食欲不振、便溏、烦躁不安、惊悸失眠。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中的有效成分还能促进胃肠推进、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防治胃溃疡和慢性胃病、保肝利胆、增强抗体生成、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增加脾脏和胸腺重量、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扩张血管、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利尿、抗腹水、镇静、抗菌、减少脑血肿、降血压、降血压、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还具有镇静、抗惊厥、利尿、预防胃溃疡、防治肝损伤、抗癌、增强免疫力、抗炎、加快心律、抗菌等其他药理作用。
白术与茯苓配伍,可利水消肿、健脾燥湿,用于湿困脾胃、水湿壅滞等证。白术茯苓散、茯苓白术汤等经典方剂。
此内容由河北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柴天川审核。
点击此处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