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头,又名洋葱头,春末夏初最好吃。又脆又嫩,香味最浓。这个时候吃是最香的。荞麦多生长在南方。相信大部分南方人都吃过,但是很多北方人都没见过!既是菜又是药。食用荞头具有开胃消食、解油腻、健脾开胃、温阴舒筋、益气安神、祛瘀止痛的医疗功效。荞头的做法有很多,可以用来炒菜,腌制,上火锅等等。
赣南长夏有“蒸荞麦包子”的习俗。快到长夏了,老公好馋“荞麦包子”。今天看到市场上有卖,就买了一把。一点都不便宜,10块钱一斤。为了充饥,我也买了!之前婆婆一直在做荞麦馒头,我就站在旁边看着,自己在家学着做。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荞麦籽拍扁切碎,然后和蒸好的面粉混合在一起,揉成一团,蒸20分钟就可以了。这样蒸出来的荞麦包子软糯酥脆无渣,香气扑鼻!
郑樵包子
配料:荞头、蒸肉粉、面粉、酱油、盐。
烹饪方法:
1.荞麦头去老叶,洗净,拍平,切碎。放入深盘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酱油,搅拌均匀,腌制。
2.荞麦头加入适量蒸肉粉和面粉拌匀。蒸肉粉不要用太多,不然会很咸。
3.先在蒸笼层刷一层薄薄的油,防止粘底,抓一团搅拌好的荞头,做成圆形,稍微压平,放入蒸笼。
4.锅底加足够的水,蒸20分钟。
这个简单好吃的蒸荞麦包就做好了,一出锅就满屋都是荞麦香!连我老公都吃了五个,还说好吃。渴求了一年,终于给了他,解决了他的渴求!
小伙伴们,你们吃过荞麦馒头吗?也是这样吗?没吃过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这种好吃的零食。
立秋当天吃什么?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渐收、阴渐长的时期,是万物成熟、丰收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立秋养生,注意三防。
1.防暑
立秋时节,暑气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出现短时间的回升;虽然有凉风,但是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白天还是热的。因此,立秋后要继续防暑降温,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注意“秋老虎”,谨防中暑。预防中暑,最好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热感冒”。
2.抗干燥
中医认为,燥为六淫之邪,秋季主气,其性燥,易耗津液。常见症状有口干、鼻塞咽痛、皮肤干燥、大便干燥、烦躁不安等,医学上称为“秋燥综合征”。如果有明显的咽喉不适,要注意多喝温开水,多吃滋阴润喉的产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喉咙,影响身体健康。老年人对秋季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较差,更要注意预防。秋季防燥,应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3.预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导致感冒频繁。提醒大家晚上衣物多注意防止着凉,在家休息。初秋也是新发疾病的高发期。儿童常出现发热症状,有时还有其他异常表现如面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初秋的夜晚,很多人都习惯不盖被子。太贪凉会拉肚子,头重脚轻等等。所以初秋时节,注意不要贪凉,注意饮食卫生,情绪稳定。
下面介绍一个保健食谱:黄精煨猪肘。
准备猪肘子1个,黄精12g,党参12g,红枣5个。葱、姜、黄酒、精盐、冰糖适量。
将黄精和党参洗净,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红枣、葱、姜洗净,葱切段,姜切片,冰糖捣碎。猪肘刮净洗净,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将以上东西全部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葱、姜片、黄酒、精盐等配料,小火煨2小时左右,取出药袋、葱、姜,煮10分钟,加入少许花椒调味。直接吃,吃肉喝汤。
黄精味甘,性平。是药食两用的滋补强壮之品。具有益气养阴、补虚、调理肺脾肾的作用。如清代医学家张路说:“黄精,宽中益气,调和五脏,补筋壮髓,均有助于补阴。”猪肘,俗称猪蹄,味甘微咸,性平。具有调节血液循环、滋润皮肤、补肾益精、强腰强脚的功效,滋补作用强于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