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service@1001718.com
JOFRA RTC 158A 干体炉
在工业温度校准领域,传感器类型的多样性与场景的复杂性长期存在矛盾——传统干体炉难以适配异形探头,液槽设备又缺乏便携性。AMETEK推出的RTC-158A干体炉,
JOFRA RTC 158A 干体炉的详细资料
在工业温度校准领域,传感器类型的多样性与场景的复杂性长期存在矛盾——传统干体炉难以适配异形探头,液槽设备又缺乏便携性。AMETEK推出的RTC-158A干体炉,作为RTC-158系列的基础款标准型设备,以“-37℃至155℃宽温域+干体/液槽双模式”为核心突破,融合双区加热、精准控温等核心技术,通过EURAMET规范验证,稳定性达±0.01℃,内置探头精度±0.18℃,完美覆盖常规热电阻、热电偶及异形探头的基础校准需求,成为食品加工、中小型计量机构等场景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RTC-158A的竞争力源于“158系列两用基因+A型基础配置”的精准匹配,其参数与功能设计直击基础校准场景的核心需求:
(一)基础参数与结构特征
该设备温度覆盖范围随环境温度动态调整,展现极强的场景适配性:在0℃环境下可达-37℃至155℃,23℃标准环境下为-22℃至155℃,40℃高温环境下仍能维持-9℃至155℃的有效量程,全面衔接冷链存储、工业加热等主流温度区间。核心结构采用大尺寸加热井设计,外径63.5mm、内径25.6mm、深度160mm,兼容Φ3mm至Φ16mm规格套管,配合专用液槽套件(含可拆卸套管与保温盖),可实现干体与液槽模式的快速切换。设备净重11kg,外形尺寸362×171×363mm,配备专用便携箱(含箱重量28kg),兼顾实验室固定校准与现场移动作业,彻底解决传统液槽设备搬运困难的痛点。
类别 | 具体内容 |
核心温度性能 | 温度范围:-环境0°C时:-37至155°C(-51至311°F)-环境23°C时:-22至155°C(-22至311°F)-环境40°C时:-9至155°C(5至311°F)精度(内置探头):±0.18°C(±0.32°F)稳定性:±0.01°C(稳定15分钟后30分钟内) |
温场一致性 | 径向一致性:--22°C干体状态:0.03°C(0.05°F)-155°C干体状态:0.05°C(0.09°F)-全量程液槽状态:0.015°C(0.03°F) |
关键功能 | 1.干体/液槽两用:63.5mm直径×160mm深度大干井,配液体套件可切换液槽模式2.双区加热技术:补偿热量损失,无需隔热即可校准充液式探头3.智能存储:支持10组仪器设置存储与调用4.同步控制:SYNC信号输出,稳定时触发辅助设备5.静音模式:限制功率降低实验室噪音 |
校准能力 | 适配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2/3/4线制)、温度变送器、温度开关等软件支持:标配JOFRACAL软件,可生成PDF/TXT格式报告,支持USB/RS232数据传输 |
操作与维护 | 分辨率:用户可选1°/0.1°/0.01°/0.001°升温速率:-22至23°C约9分钟,23至100°C约23分钟手册支持:提供181页参考手册及用户手册,可免费PDF下载 |
适用场景 | 实验室精密校准、现场多传感器批量校准,尤其适配特殊尺寸/形状传感器(如卫生传感器) |
(二)功能配置的基础款定位
作为A型标准配置,其功能聚焦核心校准需求,与B/C型的差异清晰明确:未配备外置参考探头接口、DLC动态负载补偿模块及信号测量模块,但完整保留了158系列的核心技术——双区加热系统、干体/液槽双模式切换功能及基础温度监控能力。操作采用面板按键控制,配合JofraCal专用软件与USB数据接口,可实现温度参数设置、校准数据存储与导出等基础功能,成本较增强型B/C款降低30%以上,精准匹配预算有限但需双模式功能的用户需求。
(三)标准配置与扩展兼容性
设备标准配置包含主机、适配电源线、可溯源温度校准证书、套管工具、橡胶保温盖及USB数据线与软件,满足开箱即用需求。虽为基础款,但具备良好的扩展兼容性:可适配AMETEK标准加热套管(直径覆盖3mm至16mm)与液槽专用硅油(200/10cSt型号),且加热井尺寸与B/C型完全一致,未来可通过升级套件提升功能,保护用户初期投资。
RTC-158A的高精度与场景适配性源于“双区加热-模式切换-精准监控”的三层技术逻辑,每项原理均针对双模式场景专项优化,且经官方手册验证具备可靠理论支撑:
(一)双区加热技术:温场均匀性的核心保障
设备采用独立控温的上下双区加热系统,其技术原理基于动态热平衡控制:下部加热区承担基础热容量供给任务,通过恒定功率输出确保加热井整体温度稳定性;上部加热区则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实时调节功率以补偿传感器插入、热量辐射及介质挥发导致的热量损失。这种设计使温场均匀性达到实验室级水平:在干体模式下,-22℃时加热井底部核心区域径向温差仅0.03℃,155℃高温时也能控制在0.05℃以内;切换至液槽模式后,全域温差进一步压缩至0.015℃,且无需严格控制传感器插入深度(标准插入深度180mm),大幅降低操作难度。
(二)双模式切换的适配原理
干体与液槽模式的无缝切换通过结构设计与系统参数的协同实现,两种模式针对不同传感器类型专项优化:
干体模式:插入匹配口径的AISI316不锈钢套管后,系统自动启用“固体传热”控温逻辑,采用经典PID算法调节温度,从-22℃升至23℃仅需9分钟,从23℃升至100℃耗时23分钟,稳定时间约15分钟即可达到±0.01℃的波动范围。套管与探头的间隙设计小于0.5mm,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损耗,且不锈钢材质具备良好耐腐蚀性,适配化工现场等恶劣环境校准需求。
液槽模式:移除套管后注入专用硅油,系统自动切换至“液体传热”模式,启动内置搅拌器(速率可调)加速介质对流,确保温度均匀性。该模式专门针对玻璃温度计、充液式探头等异形传感器设计,解决了传统干体炉无法适配非标准形状传感器的难题。根据用户手册要求,液槽模式下液位需控制在加热井刻度线内,且温度超过100℃时需更换高温专用硅油,防止介质碳化影响校准精度。
(三)温度监控与稳定性判定原理
设备内置高精度Pt100探头作为温度基准,其监控原理基于高频数据采集与稳定性分析:探头每秒采集温度数据并传输至主控单元,系统通过连续30分钟的数据统计判定稳定性——当15分钟内温度波动小于±0.01℃时,判定达到校准条件,面板指示灯自动提示就绪状态。温度分辨率支持1℃、0.1℃、0.01℃、0.001℃四档可调,可根据校准精度需求灵活设置,最低分辨率下能清晰捕捉微小温场波动,为校准准确性提供数据支撑。
RTC-158A虽为基础配置,但在性能指标、场景适配与成本控制上实现三重平衡,其优势经官方参数验证具备行业竞争力:
(一)性能指标的基础校准适配性
设备核心性能参数精准匹配常规校准需求:30分钟稳定性达±0.01℃,与高端款保持一致;升降温效率表现优异,从155℃降至100℃仅需9分钟,从100℃降至23℃耗时24分钟,较传统液槽设备节省60%以上时间;加热井可同时容纳4支常规探头,即使接入不同规格传感器,温场均匀性仍能维持在0.05℃以内,满足批量校准需求。内置探头精度±0.18℃,虽低于B/C型的±0.04℃(配外置探头),但完全覆盖工业级传感器的常规校准精度要求。
(二)双模式带来的场景适配灵活性
双模式设计使设备成为“一机多能”的校准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校准设备的单一适配性:干体模式适配工业现场的热电偶、热电阻等标准探头批量校准,配合不同口径套管可覆盖绝大多数常规传感器;液槽模式则专注实验室异形探头检测,如食品行业的玻璃温度计、制药行业的充液式温度变送器等。这种灵活性使设备可同时服务于生产车间与质检实验室,减少设备重复采购成本。
(三)基础款的成本控制优势
作为A型标准款,其成本优势体现在“核心功能保留+非必要功能精简”的设计逻辑上:移除参考探头接口、DLC补偿等高端功能,仅保留双区加热、双模式切换等核心技术,使采购成本显著降低,同时维护成本也相应减少——无需定期校准外置参考探头,日常维护仅需关注加热井清洁与内置探头校准。这种成本控制使中小企业与基础校准场景能够以高性价比获得双模式校准能力。
RTC-158A的双模式优势在基础校准场景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典型应用案例均基于实际行业需求验证:
(一)食品加工行业:全类型探头校准
某中小型肉类加工企业需同时校准冷冻库铂电阻传感器(常规探头)与车间玻璃温度计(异形探头),传统方案需分别采购干体炉与液槽,预算压力大且操作繁琐。采用RTC-158A后,干体模式下1小时完成10支铂电阻校准,切换至液槽模式后40分钟完成6支玻璃温度计检测,设备可直接推入车间使用,校准停机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2小时,且液槽模式采用食品级硅油,无污染风险,完全符合HACCP卫生规范。
(二)中小型计量机构:基础校准服务
地方县级计量检测中心的常规校准业务中,70%为热电阻、热电偶等基础传感器,30%为气体压力式温度计等异形设备。RTC-158A的双模式设计使其成为基础校准工位的核心设备,配合JofraCal软件可自动记录校准数据并生成报告,日均校准量从20支提升至35支。设备的可溯源校准证书确保数据合规性,可直接用于出具校准报告,无需二次核验。
(三)工业现场:移动应急校准
某机械制造企业设备检修期间,需快速校准生产线的K型热电偶与便携式温度巡检仪。RTC-158A的便携箱设计使其可直接搬运至车间,干体模式下每支热电偶校准仅需12分钟,液槽模式适配巡检仪的异形探头,配合备用电池模块实现无外接电源作业,较传统固定式设备节省检修时间4小时,确保检修计划按时完成。
(一)双模式操作规范
根据用户手册要求,干体模式需严格匹配套管口径,建议间隙控制在0.3mm以内,传感器插入深度不小于180mm(加热井全深),以确保温场一致性;液槽模式注入硅油前需彻底清洁加热井,液位不超过刻度线(对应180mm深度),温度超过100℃时必须使用高温专用硅油,搅拌速率根据介质粘度调整(通常设置为中速)。两种模式切换前必须等待设备降温至50℃以下,避免高温介质飞溅与设备损坏。
(二)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日常维护需遵循“定期清洁+精准校准”原则:每周用无水乙醇擦拭加热井内部,清除残留介质与杂质;每月校准内置Pt100探头,确保基准温度准确;每季度检查保温盖密封性,防止热量损耗影响稳定性。常见故障处理具备明确指引:若温场波动超标,优先检查加热井是否有杂质堆积,清洁后通常可恢复性能;若模式切换后温度不稳定,需确认套管安装到位或硅油液位达标。长期存放前需排空液槽硅油,在20℃-30℃干燥环境下保存,避免低温损坏制冷系统。
(三)安全操作准则
设备操作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低温操作时佩戴防低温手套,避免冻伤;高温模式下禁止触摸加热井外壳,防止烫伤;液槽模式下禁止使用易燃介质,且需远离明火。设备具备过温保护功能,当温度超过设定值10℃时自动停机,此时需检查控温系统后重新启动。
AMETEK RTC-158A以“双模式架构+基础款定位”为核心,重新定义了基础型校准设备的价值标准。其-37℃至155℃的宽温域全面覆盖主流工业温度区间,双模式设计彻底解决了传感器类型适配难题,而A型配置则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成本优化。在行业应用中,它既满足中小企业的全类型探头校准需求,又适配基层计量机构的批量检测场景,更能应对工业现场的移动作业挑战。作为EURAMET认证的基础款标杆产品,RTC-158A以“性能可靠、成本可控、适配灵活”的核心优势,成为基础校准领域“性价比与专业性平衡”的典范,为预算有限但需求多元的用户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
名称:极仪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客服电话:0755-23964199,86564199
E-mail:service@1001718.com
传真:0755-23964199
邮编:518052
![]() |
||||
|
||||
![]() |